第11章 登基称帝
A+ A-

  “苏先生,正所谓明人不说暗话,其实老……,

  咳咳,其实孤之所以这么快就来广州,都是因为孤着急想要当皇帝啊!”

  豪迈率真的朱由桹,对苏观生直抒胸臆道。

  久违地听到“苏先生”这三个字,苏观生怔了怔,他想起来先帝就是一直这样称呼他的。

  年初的时候,先帝有离开福建以摆脱郑芝龙控制的打算,于是派他先行前往江西清道,在临行前的宴席上,先帝紧紧握着他的手,亲口对他说:“苏先生你一向清端有操,沈毅善谋,朕期待你能够像太公望一样为国建功立业。”宴席结束,君臣挥泪而别。

  却不想那日一别,竟成永别。

  豪迈率真的朱由桹,此时依然在滔滔不绝。

  “……可惜肇庆诸臣,都实在没有眼力见,拥立我监国之后,就愈发懈怠,一直都不知道更进一步,去劝进让我称帝,可把我着急坏了。”

  “……咱又是那种脸皮薄的,实在不好意思没人劝进就直接登基称帝。幸好你及时派陈主事前往肇庆劝进,才解决了咱的忧虑啊!”

  “……就凭你这种为君分忧的举措,我就知道你是个忠臣,不对,何止是忠臣,简直就是大大的忠臣!我之所以这么快就来广州,除了着急当皇帝之外,其实也实在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亲眼见一下你这样的大忠臣啊。”

  ……

  脑海中先帝那温文尔雅的面容渐渐淡去,眼前只有口若悬河的朱由桹。

  这难免让苏观生感受到了一种极大的落差感。

  他就想不明白了,明明这位监国桂王长的一表人才,足以堪称帝王之相,可从他口中说出的这些话,怎么听起来就那么别扭呢?

  不过,虽然听朱由桹在这说话,听的心里难受,但除此之外,苏观生心中多少也是有些庆幸的。

  想不到他派遣陈邦彦前往肇庆劝进,这样的一出“死马当活马医”的策略,居然真的瞎猫碰上死耗子,歪打正着地迎合了上意。

  这可真是运气好,从监国桂王对待他的态度来看,他明显是对自己很满意,那么,这样的话,自己的权位应当是有保证了。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在苏观生看来,只有他自己的权位有保证了,他才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盖世大才,才能够有机会成为先帝所期待的太公望,才能够继承先帝的遗志,才能够为先帝报仇雪恨……

  「唉,虽然先帝对自己有厚恩,但毕竟已然龙驭上宾,而且还没有子嗣,兄弟暂时也是杳无音信……,所以,总归还是要效忠新君的。这监国桂王虽然看上去有些过于豪迈率真,但怎么说如今也是神宗皇帝唯一的子孙,乃是最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况且对自己也称得上有礼有节,效忠于他也是理所当然。」

  想到这里,苏观生稍稍释然,他也终于彻底下定决心要效忠面前的这位桂王。

  既然彻底下定决心要效忠朱由桹,那么,出于身为臣子的责任心,再加上听朱由桹说话听的实在是难受,苏观生觉得自己还是应当劝谏一下朱由桹,让他谦逊一些,说话不要如此直白露骨。

  身为一国之君,老这样说话,真的不合适。

  不过,毕竟是他主动劝进监国桂王称帝,而且现在他也算是有求于监国桂王。所以,苏观生也不敢直言不讳,他害怕说话太直接会败了监国殿下的兴致。

  平白地招惹监国桂王的不快,不是苏观生想要的。

  于是,默默听完朱由桹的话,苏观生只是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了笑,在心中默默斟酌一番之后,他尽可能用委婉的语气劝谏道:

  “殿下,《礼记》中有云:三辞三让而至,不然则已蹙。

  臣虽有幸最先劝进,但殿下你还是应当推辞一下,以此来表现一下矜持。不然容易为人所非议啊。……”

  一听苏观生这话,朱由桹的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了一些不好的回忆。

  接下来,他神情有些哀伤地回复苏观生道:

  “唉,矜持……

  话说我被拥立监国的时候,就已经三辞三让过了。

  为了展现我的矜持,我母亲甚至还不得不昧着她的良心说:‘我儿不是拨乱反正之才。’。

  明明她作为我的母亲,作为最了解我的人,是真切知道我的确是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

  事实上,只要让我来当大明天子,那么,以我的雄才大略,不仅能够很快驱逐鞑虏,收复河山,拨云见天,旋转乾坤。而且还能北平蒙古,南定南洋,西复西域,东安日本,就此开疆拓土,为我亿万大明子民建立前无古人的盛世!

  都是这可恶的三辞三让,都是这可恶的矜持,才委屈我母亲不得不这样昧着良心说话。

  而回想那个时候,还没有除掉丁老狗的我,正在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也不敢站出来澄清事实。

  现在来看,这种让母亲昧着良心说话的行为,可实在是大大有悖孝道。

  百善孝为先,况且我大明,向来便是以孝治天下。

  可不能违背孝道!

  所以,哪怕只是为了表示对我母亲的孝顺,这一次登基,也不能整什么三辞三让了!”

  苏观生:“……”。

  一番话把苏观生整沉默之后,朱由桹还在继续输出。

  “……抛开罹难于闯贼的威宗皇帝不谈,短短两年,我大明已经接连有两位皇帝,蒙尘于鞑虏之手了。

  回想三百年前,我太祖皇帝,本为淮右一布衣,却可手提三尺剑,率领天下汉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那是何等的豪迈。

  难道三百年后的今天,在我们这些不肖子孙这里,我大明就要亡于鞑虏之手吗?

  绝对不行!

  如今国事危若累卵,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如此形势之下,收复失地,光复两京,再造大明的使命就当之无愧落到我的肩膀上了。

  如此大任,舍我其谁?”

  朱由桹站起来,神情亢奋。

  “……我祖父神宗皇帝有五子,长子光宗皇帝这一脉就不说了。

  剩下福、瑞、惠、桂四亲藩之中。

  福藩先遭闯贼祸害,如今唯一传承弘光皇帝也降虏被害,福藩断绝。

  瑞王先是被闯贼祸害,后又被献贼祸害,最终全家皆死于流寇之手,瑞藩断绝。

  惠王同弘光皇帝一同降虏被害,惠藩断绝。

  只有在我桂藩之中,还有如我这般雄才俊伟之人,硕果仅存。……”

  “……实事求是地说,我乃是神宗皇帝唯一的孙子,我聪明、仁慈、长寿、恭敬、节俭、深沉,勇敢,在潜邸的时候,我就已经是人心所向。

  现如今,在我就任监国之后,就更是深受臣民们的爱戴。

  我尊崇贤能,我亲近亲人。

  我登基称帝,这都是遵承上天的旨意。

  我就是大明朝最后的希望……”

  ……

  本来,苏观生只是想尽一下身为臣子的责任,来劝谏一下监国桂王,让他谦虚一点。

  却不曾想,这监国桂王是一位如此特立独行之人。越劝他不要自大,他越变本加厉地自大。

  这可实在是让苏观生开了眼界,活了大半辈子,他还真就没见过这样的人。

  宴席的最后,朱由桹向苏观生着重强调他必须要于十一月初一在广州城登基称帝,并命令苏观生必须要在这几天给他安排好登基称帝的准备工作。苏观生自然是应承了下来,然后朱由桹便带领赵琸等侍卫离开,前去休息了。

  望着朱由桹一行人离去的背影,苏观生思绪万千。他实在不知道,如今的大明朝,摊上这样一位狂妄自大的天子,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之后几天,苏观生全权负责整治宫殿、器物、仪仗、卤薄等登基所需事物。

  而朱由桹则是亲自率领着他的八百羽林精骑,检视广州的军队。

  和丁魁楚手下的那些肇庆明军相比较,这些广州的明军,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可以说半斤八两。

  朱由桹打算等过几日,肇庆的军队抵达广州之后,再将其和广州军队一同进行整编。

  除此之外,朱由桹还命令苏观生四处发送信使。

  比如,派信使前往肇庆催促瞿式耜、吕大器等人赶快过来;

  比如,派信使前往南海召唤陈子壮,派信使前往香山召唤何吾驺。

  此二人皆为隆武朝大学士,之前丁魁楚勾结王坤,窃据首辅,他们认为举措不公,有违成例,故而宁可株守家中也不前往肇庆。如今丁魁楚已经命丧黄泉,想来他们应当不会再拒绝前往广州。

  ……

  一直到十月廿七,肇庆行在的宫眷、朝臣、军队才全部到达广州。

  瞿式耜和吕大器努力加快速度以求早日追上朱由桹的步伐,再加上朱由桹也严厉催促他们,他们这一大帮人才能这么快就过来。不然的话,他们恐怕要磨蹭到猴年马月。

  在肇庆来的这一大帮子人之中,尤其为朱由桹所关注的自然就是军队。

  他发现除了海宋将领武元晟率领的,由海宋兵和原丁魁楚属下军队组成的期门军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军队。

  比如,李明忠的数千广西狼兵,之前他奉隆武帝之命协剿江西,但走到三水便听闻隆武帝身死,于是便就地驻扎了下来。

  后来,朱由桹在肇庆监国,李明忠也表示拥护,但在丁魁楚的阻挠下,他没有率军前往肇庆扈从,而是继续留在三水。

  其实,十月廿四朱由桹在从肇庆飞往广州的时候,也中途路过三水,那时他和李明忠见过一面,不过当时他着急赶路,便没有与之多做交流,只是命其在瞿式耜、吕大器率领的大部队路过三水之时,也跟上他们前往广州。

  如今,又在广州相遇,朱由桹可就有时间好好检视一下李明忠手下这些所谓的狼兵。然后,他发现这狼兵看上去果然要比丁魁楚手下的那些废物要强一点。当然,也就是欺负一下那些废物兵,这狼兵和他的海宋兵,当然还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除此之外,随军前来的还有惩戒营“贼配军”一千余人,主要是肇庆监狱中的囚犯,丁魁楚、苏聘等人家中的男丁,还有被诛杀的肇庆军队军官的家属。

  这些惩戒营的贼配军,被绑住双手,十人一串,从肇庆到广州这一路上,都被期门军士兵拿鞭子驱策着,一步一步走过来。

  既然他们辛辛苦苦地来了广州,朱由桹自然就不会让这些惩戒营的贼配军们只吃干饭而没事情去做。

  正巧,近日朱由桹发现这广州城墙年久失修,对于广州城内的士民来说,这可实在是让他们缺乏安全感。

  于是,他便下令这些惩戒营囚犯暂且前去从事与修城墙有关的苦役。

  ……

  十月廿九,在辅明伯林察的护送之下,续封唐王朱聿鐭同邓王,周王等自福建逃出的藩王,抵达广州。

  朱由桹热情地迎接了他的这些远方亲戚,在表面上他平易近人,嘘寒问暖,对这些死里逃生的亲戚好生安抚了一般,并礼貌地邀请他们参与后日的登基典礼。但除此之外,他还派遣一些亲信士兵以保护为名,将其监视起来。

  得到先帝之胞弟还活着的消息,苏观生也很是高兴。不过,因为朱由桹和肇庆桂监国朝廷都已经搬迁到广州,他现在已经没有能力拥护朱聿鐭监国称帝了。况且,现在的苏观生,自认为得到了朱由桹的信任,也没有那个拥立朱聿鐭监国的意愿。

  而朱聿鐭刚刚从福建死里逃生,刚来到广州就看到朱由桹即将登基,再加上这一次他没有苏观生的鼎力支持,于是,他便也没有了觊觎大宝的野心。

  主时空历史上,苏观生认为应当先发夺人。便在十一月初二拥立唐王朱聿鐭监国之后,仅仅三日,便又仓促拥立朱聿鐭正式称帝。

  如今,朱由桹十一月初一即位的要求,虽然在苏观生看来也很仓促,但从十月廿四算起,毕竟还有六天的准备时间,足足是三天的两倍。

  因此,擅长仓促为君主准备登基工作的苏观生,这一次因为有了更多的准备时间,总归是没有沦落到登基所用的冠服都要假借于优伶的地步,为朝廷保存了些许体面。

  十一月初一,朱由桹登基称帝的大典,在广州城如期举行。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海外爱国华侨 第2章 众人皆醉我独醒 第3章 朱由桹的诞生 第4章 三个愿望 第5章 借我三千虎贲 第6章 “智取”丁魁楚 第7章 魁楚跌倒之后 第8章 永历吃饱 第9章 移跸广州 第10章 苏观生 第11章 登基称帝 第12章 皇帅万岁 第13章 李如彘 第14章 近卫军 第15章 东征 vip 第16章 先锋骑兵 vip 第17章 奇袭东里社 vip 第18章 再快一点 vip 第19章 大明有高达 vip 第20章 鹅埠岭东 vip 第21章 炮打李(袁)成(彭)栋(年) vip 第22章 不堪一击 vip 第23章 李成栋兵溃凤河 vip 第24章 无用武之地的排枪兵 vip 第25章 诚恳劝降朱由桹 vip 第26章 惠潮已定 vip 第27章 回家过年 vip 第28章 岁除 vip 第29章 辩论必赢朱由桹 vip 第30章 三年灭清朱由桹 vip 第31章 发行邸报 vip 第32章 朱嚣张?朱校长! vip 第33章 北伐准备 vip 第34章 推销有方朱由桹 vip 第35章 勤勉刻苦朱由桹 vip 第36章 湖南局势 vip 第37章 圆桌会议 vip 第38章 朕之萧何 vip 第39章 近卫军?合唱团! vip 第40章 投筷从戎 vip 第41章 剑指北方 vip 第42章 过犹不及 vip 第43章 朕要出奇兵 vip 第44章 日月山河永在 vip 第45章 声东击西 vip 第46章 大明王师已到 vip 第47章 广东大将叶莱 vip 第48章 小棋子 vip 第49章 穆家兄弟的选择 vip 第50章 非常好的长矛 vip 第51章 割辫 vip 第52章 秋毫无犯羽林卫 vip 第53章 何谓王师? vip 第54章 十七世纪闪电战 vip 第55章 降维打击 vip 第56章 床下有人! vip 第57章 桀桀桀桀桀 vip 第58章 弓如霹雳弦惊 vip 第59章 飞天子 vip 第60章 刘武元已被活捉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