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权力让人上瘾
A+ A-

  “高拱身兼首辅和吏部两大要职,无人可制,这才专权跋扈。防微杜渐,张先生任首辅,便不能掌吏部。”

  见两宫点头应是,朱翊钧又看向冯保,笑容温和:“同样,大伴既掌了司礼监,就不能再兼东厂。”

  冯保一呆,这是要削我的权?

  他连忙跪下,看向李贵妃。

  李贵妃道:“冯保是忠心的,我儿不必忧虑,眼下让他兼着,不会出事。”

  冯保跪伏在地,咬牙道:“老奴不是高拱那种人,老奴的命都是万岁爷的,任凭吩咐。只要一句话,不管司礼监还是东厂,都能交出去。”

  “朕是信得过大伴,但是他司礼监、东厂两头忙,大伴就没时间陪朕了。如果再有人进谗言,离间我们的情分……朕念旧,可舍不得大伴。

  大伴不要多心,朕之前查看旧档,哪怕王振,刘瑾这等权倾一时的,都没有身兼二职。这正是祖宗制衡之法,让他们当掌印,再另择一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

  王振、刘瑾,这都什么下场!

  冯保听到这两个名字,身子都软了。

  他冷汗涔涔,后背的汗水浸湿了里衣。额头紧紧贴在地砖上,不敢抬起头,心中飞速思索。

  刚才说什么谗言,难道是暗指自己?

  高拱固然专权,惹得两宫不快,但看在裕王府往日情分上,多半会忍下来,让他继续主政。

  如果不是自己的一番举动,两宫今日哪会发作,将他贬斥出京!

  万岁爷这意思是,事情他都清楚,点出来敲打自己?

  是谁向他提前告了密?

  还是说他自己看透的?

  知道了还不像寻常小孩子一样,直接嚷嚷出来,而是用这样的方式,可见万岁爷已有心机。

  更可怕的是,朱翊钧特意说出王振和刘瑾这两个名字。

  这说明,朱翊钧了解旧事,对宦官有了警惕,甚至把自己当成下一个王振、刘瑾,有了除掉自己的心思!

  冯保一动都不敢动,他第一次,在小皇帝的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惧。

  记忆中,朱翊钧还是个懵懂幼童,因为不懂世事,十分信任自己,甚至在登极大典上,自己都敢站在一旁,共同接受百官朝拜。

  这几天忙着和高拱斗,没怎么顾及小皇帝,没想到他一鸣惊人,今日的表现一再突破他的认知。

  不让自己掌东厂,理由十分充分。

  但这些理由通通都是屁!

  本质上就是小皇帝对自己有了疑心,少了几份信任。

  隆庆信重高拱,御用监出来的陈洪,大字不识的孟冲,都能被推举上来。

  甚至当年嘉靖时,麦福就同时掌管司礼监和东厂,登上太监权力最高峰,也成为了冯保向往的榜样。

  一旦失去信任,高拱这等与两宫相识了十几年的重臣,一样要黯然离场。

  为了表示清白,自己只能主动请辞,否则就成了恋栈不去的小人。

  冯保心中顿时懊悔,这下和高拱两败俱伤了,自己该忍一忍,用更高明的计策,把自己都摘出去的!

  “哈哈,大伴,瞧你慌的。朕还是最信任你,所以才要当着你的面说,以安你心。”朱翊钧抬手道,“起来吧,这也是为了保全你的名声,免得以后外臣编排。”

  “老奴……多谢万岁。”

  冯保无奈,擦擦脸上的汗水,缓缓站起身,露出呵呵憨笑。

  朱翊钧笑眯眯的,还赏他一杯茶,压压惊。

  冯保是李贵妃的狗,打狗还得看主人。

  只有趁着陈皇后也在,李贵妃有所顾及,自己才能削减冯保的权势。而且还得从祖制中找理由,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随便处置。

  自己倒是想找冯保的罪证,但是他只记得冯保偷盗皇家收藏的《清明上河图》,还学习章总,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墨迹。

  可是他曾仔细看过这一幅古画,知道冯保是在万历六年才题字留念。

  想来是兼掌司礼监和东厂后,胆子逐渐变大,才敢偷盗国宝。

  现在还不是除他的时候,能削去冯保的东厂之权,已经取得了初步胜利。

  想往上爬的其他太监,自然会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情,想尽办法讨好自己,对付冯保,让他由盛转衰。

  听到王振、刘瑾这几个名字,陈皇后警醒,不住点头:“钧儿说的对,不能太放纵,该有所约束。”

  李贵妃的眉头皱起:“依你之见,该让谁掌东厂?”

  “儿子年纪小,不知他们的性情,全听母后母妃的。”

  朱翊钧退让一步,他今天已经出了许多风头,过犹不及。

  更何况,自己穿越时间短,对这些人了解不足,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不管是谁掌东厂,日后总有机会收服……

  两宫商议片刻,决定由司礼监太监王臻掌东厂,他为人沉稳,最是老成持重。

  如今朝堂动荡,最需要的就是稳定。

  朱翊钧搜寻脑海中的记忆,突然想到一人:“朕记得,当年有个叫李芳的王府旧人,不知何时不见了。大伴,你知道吗?”

  冯保赔笑道:“回万岁,李芳几年前因触怒先帝爷,被罚到南京充军了。”

  “说的详细点。”

  “这……”冯保额头再次冒汗,想到别人也知道内情,不敢胡说,“因为李芳劝谏先帝爷的时候,说了几句犯忌的话……”

  “朕念旧情,派人去信,他若知道错了,就回来,复归原职。”

  朱翊钧记得这个老宦官名声很好,多次向隆庆进谏,劝他少搜刮民脂民膏,还和张居正有一些联系。

  先让他回京,看看还能不能用。

  冯保见李贵妃没有在意这点小事,无奈应下。

  “你不要灰心,”朱翊钧安抚冯保,“查抄陈洪和孟冲,搜寻他们错处的事,还交给你来办,算是你掌东厂的最后一份差。有始有终,做的好,朕另有加赏。”

  冯保勉强笑着,应下此事。

  首尾全都商议清楚,李贵妃才让冯保来写处置高拱的旨意。

  朱翊钧扫了一眼,笑道:“我母子惊惧不宁,这句不好听,去掉。写的好像两宫惧怕高拱,才赶他走似得,有损天家威严。”

  冯保赶忙跪下请罪,朱翊钧摆手饶了他这次。

  等到三人全部审查通过,重新誊写,准备盖印。

  处置这等重臣,需要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皇帝圣旨三重旨意。

  圣旨自有固定流程,朱翊钧尚未亲政,不能做主,连自己的大印都没摸到,只是看着他们把印章盖上去。

  再等等……

  早晚都是自己的,不能这么急……

  朱翊钧看着那枚印玺,眼神中透露出渴望,过了半天才勉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怪不得都说,权力是最好的椿药,让人上瘾。

  今天初步使用小小的权力,就已经影响了许多人的命运,甚至影响到这个国家。

  日后,倘若自己真的亲政……

  他在心中暗自警醒,权力是一柄双刃剑,今天做的已经够多了。

  这个时候更要控制住自己的心态,不能过于享受,沉迷,甚至因此膨胀!

  朱翊钧看了眼窗外天空,故作不经意道:“母后母妃,该到饭点了,儿子肚子都饿了。”

  处理完高拱之事,两宫心态随之放松。

  “钧儿先吃两块点心,”陈皇后笑道:“今日就在这吃吧,知道妹妹还在守斋,我这也是一样的。”

  “那就叨扰姐姐了。”李贵妃笑着应和。

  明代皇帝及后宫吃饭,本由光禄寺、尚膳监、尚食局等机构共同负责,后来正德嘉靖时改由亲近的太监轮流署理,后宫也都安排各自的小厨房。

  隆庆时御膳很是讲究,水陆毕陈不说,还要有歌舞奏乐,甚至演剧,就像后人吃饭时刷手机看剧,借着下饭一样。

  如今还是国丧期间,舞乐自然没有,素食同样不敢用料,味道寡淡普通,朱翊钧勉强下咽,米饭也没怎么吃。

  太过肥胖对自己的身体不好,就当减肥餐了!

  朱翊钧记得万历的尸骨被人检验,发现有龋齿,腿骨也不好,一长一短,而且还有部分畸形。

  所以有记载,他曾经一瘸一拐的跛行。

  为了止痛,还在皇城附近种植了罂,/粟……

  据猜测,万历很有可能是得了痛风,或是下肢动脉硬化之类的疾病。

  主要天天大鱼大肉,摄入过多的糖油,运动太少有关系。

  朱翊钧穿越这几天,仔细检查过自己的身体,没觉得腿脚有什么问题。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论,应该是后来狂吃海塞吃,加上长期缺少运动导致的。

  牙疼要人命,谁都不会有心情上朝,处理政务。

  朱翊钧可不想自己将来变成一个中年大胖子,宅在屋子里,牙疼腿疼,做什么都痛苦万分。

  现在就得控制好自己的身材,管住嘴,等饭后再迈开腿,多运动,没事走两步……

  就在大明享有最高权力的三人用晚膳之时,冯保已经离开了慈庆宫,回到自己的私宅。

  他这等大太监,位高权重,在皇城附近,都有购置自己的私宅,以供休息时日常享受。

  “快快,把这封信送到张宅……千万小心,不要让别人看到。”

  冯保奋笔疾书,匆匆将书信写好,又交代了几句话,才让仆人徐爵离开。

  “今天驱逐高拱,却折损了万岁爷的信任,只能算是惨胜……”

  冯保瘫坐在椅子上,长吁短叹。

  “之前还没发现,万岁爷如此类祖。嘉靖爷就早慧,刚来京城就能对付杨廷和。眼见他登上皇位没几天,就能这般有条理的处置,以后怕是更难伺候了。

  好在高拱走后,没人能威胁到我,只要小心谨慎些,应该没事。万岁爷连李芳都能想起来,还是念着旧情的……”

  次日,会极门。

  门前群臣聚集,声音有些嘈杂。

  虽是宫城禁地,但是这里有些特殊。

  因为在嘉靖三十六年之前,这里还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左顺门!

  明初皇帝在奉天门前举行早朝,处理政务。永乐时迁都北京,早朝改在右顺们,午朝定在左顺门。之后虽有细微调整,大体不变。

  高拱奏疏所谓的御门视事,就是指这个。

  就这片地方,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就是打死人不偿命!

  土木堡之变后,在左顺门这里举行午朝。

  当时正清算王振余党,准备抗击瓦剌。当朝文官义愤填膺,把锦衣卫指挥马顺等三人活生生打死,出于众意,景泰帝只好赦免了众人的罪行。

  因此,左顺门多了一层不同寻常的意义。

  每次朝中出现权势滔天的奸臣,大臣们都会聚集到左顺门跪拜先烈,痛骂贼奸,以此形成了一个传统。

  直到嘉靖初年,因为大礼议之争,杨慎等上百名官员,齐齐跪在左顺门前,高呼太祖等皇帝名号,哭跪抗议。

  惹得嘉靖帝大怒,派人将他们齐齐抓捕,全部定罪,或死或流,最后以嘉靖的全面获胜而告终。

  自那以后,大臣们逐渐心冷,很少有人哭门骂奸了。

  走进这座大门,不远处更是帝国的权利核心,内阁!

  所以会极门内外,二百余年历经了大小无数政斗,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就算偶有喧哗,御史也不会多管闲事。

  “玄翁,突然有旨招我等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给事中程文,韩楫等几人围在高拱身旁,低声询问。

  严嵩主政时延续的风气,官场中亲近之人,以字号中择一雅字,后缀一个“翁”,表示尊敬。

  高拱一身的大红锦绣朝服,被众人一围,宛如绿叶衬红花。

  他身量高大魁梧,面色威严,双眉浓密,络腮胡须又厚又长,嗓音粗犷:“还能有什么事,我昨天才请陛下御门视事,今天就招人来此,一定是昨天上的奏本起了作用。”

  捋捋浓须,面露得色:“看来陛下虽然年幼,还是知道轻重的。等我今日面圣,进言除掉那奸贼冯保,换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高拱环顾四周,和兵部尚书杨博,左都御史葛守礼等人目光交错,微微点头。

  眉头逐渐皱起:“高子象重病卧床,今日来不了正常,怎么叔大还不来?”

  ————

  同时兼任司礼监掌印和东厂者只有六人:嘉靖时麦福,黄锦,万历时冯保,张诚,陈矩,卢受。

  《明实录》

  隆庆元年二月,上加恩内臣岁加司礼监太监黄锦,王本、冯保,胡明,乔朗,曹宪……从龙太监梁钿、李芳……

  隆庆二年六月,时太监李芳以灾异频仍奏,先年差官侵渔宿弊及诸府管解之苦,请以明年为始,勿遣内臣抽印。

  隆庆六年八月,荫司礼监太监冯保,郑真等,曹宪,王臻,孙秀,陶奉……

  高拱《病榻遗言》十六日早,拱在阁,荆人称病不出,有旨召内阁五府六部,众皆至,荆人独迟,使者旁午于道,既乃假病状扶曳而入。

  左顺门,嘉靖三十六年因火灾重建改名会极门,清时改名协和门。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张居正中暑了,不如我们…… 第2章 首辅高拱要造反 第3章 包藏祸心 第4章 权力让人上瘾 第5章 不能学弱宋 第6章 为王安石翻案 第7章 变法革新第一令! 第8章 苦一苦先帝,骂名我来担 第9章 四菜一汤 第10章 鱼都臭了 第11章 立威弘德,宽严并济 第12章 当今圣上有大帝之资 第13章 酒色财气 第14章 皇帝的寿命 第15章 快请李时珍! vip 第16章 说话管用就是权力 vip 第17章 初入内阁 vip 第18章 敲打 vip 第19章 尊号 vip 第20章 君子和而不同 vip 第21章 反对我的都给一百万 vip 第22章 下雨天留客天 vip 第23章 皇帝的课表 vip 第24章 给高拱的信 vip 第25章 高拱离京 vip 第26章 废漕改海 vip 第27章 节约的目的 vip 第28章 孤儿军 vip 第29章 为胡宗宪鸣冤 vip 第30章 司法的意义 vip 第31章 好太监,坏太监。 vip 第32章 大老虎张宏 vip 第33章 京察,启动! vip 第34章 考成法 vip 第35章 不配当总宪 vip 第36章 起居注和《万历会计录》 vip 第37章 户部弊病 vip 第38章 阁部之争 vip 第39章 富贵长久 vip 第40章 荷花案 vip 第41章 秉公办案 vip 第42章 无名侦探朱翊钧 vip 第43章 封路 vip 第44章 杀鸡就用牛刀 vip 第45章 北京疑似过于城市化了 vip 第46章 结案 vip 第47章 上架感言 vip 第48章 清汤大老爷 vip 第49章 造大船,闯大海 vip 第50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vip 第51章 道德底线有待降低 vip 第52章 戚继光的威名 vip 第53章 大象牌烟草公司 vip 第54章 大象外交 vip

相关推荐: